台湾传来新消息!岛内选举反转,5选1?一特殊人物重出江湖
据国台办发布会消息,赖清德当局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引发岛内强烈不满,超20万民众曾集会抗议其“以民主之名行独裁之实”。当前台湾政局复杂多变,民进党推动的全台“大罢免”闹剧持续发酵,而中国国民党内部也因主席选举临近进入关键博弈期,一场牵动岛内政局走向的政治较量已悄然展开。
自民进党启动全台“大罢免”以来,这场被外界视作“政治闹剧”的行动已进入第二阶段联署。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向全党下达“军令状”,要求确保35个罢免案全部通过,甚至喊出“每一区都得救”的激进口号。表面看,这场行动披着“民主”外衣,实则是民进党为巩固权力、打压在野党而策划的政治操弄——通过司法体系介入政治博弈,针对国民党民代发起大规模罢免,试图削弱反对阵营在民意机构中的制衡能力。
赖清德(资料图)
然而,民进党当局的激进做法引发岛内民众强烈反弹。4月26日,超20万台湾民众聚集台北街头,抗议赖清德“以民主之名、行独裁之实”。多项民调数据清晰呈现民意走向:TVBS调查显示,赖清德不满意度达55%,创其上台以来新高;雅虎奇摩网站投票中,近八成参与网友对民进党当局投下“非常不满意”。街头采访中,多名民众直言“大罢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担忧台湾经济会被“拖垮”,更有民众批评“用司法干涉政治非常不妥”,直指赖清德上台后“毫无建树”。
在民进党咄咄逼人的政治攻势下,国民党正面临严峻挑战。按照惯例,中国国民党主席4年任期将于今年10月初届满,而现任主席朱立伦的去留成为焦点。目前党内权力交接筹备工作因“大罢免”冲击陷入滞后,外界普遍认为选举可能延至10月中下旬。更紧迫的是,已有20多位国民党民代进入罢免投票阶段,朱立伦此前发起的反制措施成效有限,甚至地方党部遭民进党人马搜查,党内士气受挫。
在此背景下,国民党主席选举被视为扭转颓势的关键。综合各方动态,目前有5位潜在候选人进入视野。现任主席朱立伦虽未明确表态,但近期动作被解读为为连任铺路,其优势在于现任职位带来的资源整合能力,但需对国民党在“大罢免潮”中的被动局面承担领导责任,部分党内人士认为其领导风格偏保守,难以应对当前激进政治环境。
国民党中常委孙健萍以“党内改革”为核心主张,提出“重建政治论述”“年轻化党务团队”等方向,试图通过“大破大立”焕发国民党生机,其理念在年轻党员和中间选民中获得一定认同,被视为可能打破党内传统格局的“革新力量”,但缺乏高层执政经验可能成为短板。
展开全文
中国台湾(资料图)
曾担任彰化县县长的卓伯源以丰富基层经验为底气,明确表示若当选将担任专职党主席,不参与202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及民代选举,以“造王者”角色促成“蓝白合”对抗赖清德,其“务实路线”受到地方派系支持,但如何协调与其他派系的关系仍待观察。
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的参选动向备受关注,在2021年党主席选举中他险些击败朱立伦,此次公布当年竞选经费单并表态“继续坚持理想”,释放明确参选信号,其优势在于鲜明的两岸政策论述——主张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在深蓝阵营中具有强大号召力,但若参选可能加剧党内“统独”路线争议。
台中市长卢秀燕是国民党内公认的“人气王”,民调显示其支持率在党内独占鳌头,被视为“最有希望打败赖清德”的人选,然而是否参选党主席对其而言是道难题:若接任,需为国民党当前困境担责,可能影响2028年个人政治前途;若蛰伏,又可能错失整合党内资源的最佳时机,岛内分析指出,其选择将直接影响国民党未来权力格局。
赖清德上台一年来的施政,被岛内舆论概括为“去中谋独”“绿恐谋独”“倚美谋独”三大罪状,这正是其民意支持率暴跌的核心原因。在“去中国化”操作上,民进党当局无所不用其极:修改方言名称、删除军校中国历史课程、编造“台独”教材,甚至将台行政机构网站中占比超96%的“汉人”群体改称“其余人口”,这种数典忘祖的行径引发各界痛批,资深媒体人赵少康直言“拜的祖先都是大陆人”,国民党民代谢龙介质问“不敢承认血缘文化,要把台湾带往何方”,台湾《中国时报》尖锐指出,河洛文化、汉学诗文等族群脉络清晰可辨,岂是一句“其余人口”能抹煞的?
中国台湾(资料图)
在岛内政治生态层面,赖清德团队将权力斗争奉为圭臬:推动针对蓝营民代的“大罢免”,滥用司法打压政治对手,对主张两岸和平的团体扣“亲中”帽子、实施网络暴力,甚至对陆配、岛内艺人等群体进行迫害,国民党发起的“按两声喇叭反独裁”活动,短短时间内获得广泛响应,折射出民众对“绿色恐怖”的强烈反感,《联合报》社论批评,赖清德上台后只专注权力扩张,对经济、社会公平等议题毫无作为,所谓“民主法治”已沦为笑柄。
在对外关系上,赖清德当局呈现“逢美必跪”的病态姿态:向美国奉上台积电、承诺增加投资与军购,面对美方关税霸凌时竟声称“关税是为世界和平”,台行政机构秘书长龚明鑫更抛出“台美合作使美国再次伟大”的荒谬言论,引发岛内群嘲,网友讽刺其“疯狂跪舔却连主子都见不上”,不少专家指出,赖清德的“倚美谋独”本质是卖台求荣,只会让台湾在国际博弈中丧失筹码,沦为外部势力的棋子。
当前国民党主席选举的5名潜在候选人,分别代表不同路线与势力,无论最终谁当选,国民党都需在短期内解决两大问题:一是重塑对抗民进党的政治策略,二是弥合党内路线分歧。值得注意的是,国民党已放话将在赖清德上台一周年之际发起罢免案,尽管通过可能性极低,但足以成为冲击其支持率的舆论武器——最新民调显示,赖清德“非常不满意”群体达79.5%,满意者仅10%左右,其基本盘正加速崩塌。
对赖清德而言,民意支持率的持续走低已构成致命威胁,其政治资本高度依赖岛内基本盘,而“三宗罪”导致的社会撕裂与经济困境,正使其陷入“越激进谋独越失去民心”的恶性循环,岛内观察指出,若赖清德执迷不悟,继续以“绿色独裁”手段维系权力,终将引发更强烈的民意反噬,其政治生涯或提前走向终结。
从两岸关系大局看,赖清德当局的倒行逆施只会加剧台海紧张,国台办早已明确指出,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都违背历史潮流,注定失败。台湾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越来越多人认清“倚美谋独”的危害、识破“去中谋独”的谎言,这场由民进党挑起的政治闹剧,终将在民意浪潮中落幕。而国民党能否抓住机遇完成革新,不仅关乎其自身存亡,更将影响台湾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台湾社会正面临一场关乎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