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国务卿上任不到一天,中方称呼变了,外交部回应掷地有声!
据海峡网报道,2025 年 1 月 21 日,马克・鲁比奥正式宣誓就任美国国务卿,成为特朗普提名内阁中首位 “落地” 人选。他的上任,仿佛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而中方的一系列反应,更是让这场外交风云变得愈发引人关注。
鲁比奥,这个名字对于关注国际政治的人来说并不陌生。现年 53 岁的他,父母是古巴移民,自 2011 年起就担任佛罗里达州共和党参议员。长期以来,他以强硬的对华鹰派形象示人,在国际舆论场上频繁活跃。在过去的岁月里,他不断炒作 “中国威胁论”,就像一个固执的鼓手,不停地敲击着反华的节奏。在参议员任期内,他更是在新冠溯源、TikTok 等问题上提出多项反华提案,被媒体视为 “反华急先锋”。这样一个带着浓厚反华色彩的人物,如今坐上美国国务卿的位置,其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中美关系的敏感神经。
鲁比奥(资料图)
就在鲁比奥上任不到 24 小时,中方一个看似细微却含义深刻的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 —— 中方改了对他的称呼。这一称呼的改变,绝非随意为之,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外交信号和对鲁比奥过往行为的回应。每一个外交用词都经过精心考量,称呼的变化如同外交舞台上的微妙手势,向国际社会传达着中国的态度和立场。它像是在提醒鲁比奥,他的过去种种行径中国都看在眼里,而如今他身处新的高位,更应审视自己的言行。
而在 23 日,中国外交部的回应更是掷地有声。据相关媒体报道,在外交部记者会上,彭博社询问鉴于鲁比奥已被中方制裁两次,中国外长是否计划与他通话。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美两国高层级官员有必要以适当方式保持接触,同时中方将坚定维护国家利益。这简短的回应,却有着千钧之力。“坚定维护国家利益” 这几个字,就像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不倒,明确了中国的底线。在中美关系的棋盘上,中国不会在核心利益上有丝毫退让,任何试图侵犯中国利益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的回击。
展开全文
鲁比奥(资料图)
鲁比奥上任后的行动也颇为迅速。同样是在 21 日,他刚上任就马不停蹄地召开了美日印澳 “四边安全对话” 机制外长会议。这个机制一直以来都被外界视为美国在亚太地区遏制中国的重要工具。鲁比奥迫不及待地激活这一机制,其意图不言而喻。紧接着第二天,他又跟菲律宾外长马纳罗通了电话,美国务院发言人称,鲁比奥强调了美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下对菲的坚定承诺,双方还讨论了所谓中国 “在南海开展的危险与破坏稳定的行动”。这一系列动作,就像一套精心编排的组合拳,招招都指向中国,试图在亚太地区制造紧张局势,给中国施压。
不仅如此,在随后的短短几天内,鲁比奥还与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家的官员通话。他通过这种密集的外交接触,试图强化美国与其盟国伙伴在 “印太” 地区的战略协调。从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来看,刚上台就安排国务卿跟亚洲国家打交道,而非跟传统的西方盟友 “叙旧”,这表明了特朗普政府对所谓 “印太” 地区的高度重视,而西太平洋地区更是重中之重。在特朗普的棋局里,“印太” 地区是关键战场,鲁比奥则是他在这个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棋子。
鲁比奥(资料图)
对于鲁比奥的种种行为,中国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应询时表示,中方在有关海域的活动合理合法、无可非议。美国不是南海问题当事方,也无权介入中菲两国之间的涉海问题。这就像是在告诉鲁比奥,不要在不属于自己的领域里指手画脚,中国的主权和权益不容侵犯。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在接受直新闻采访时的观点也值得深思。他指出,特朗普的任命逻辑十分简单粗暴 —— 忠诚是唯一标准。特朗普在任命高层官员时,首先看的就是这些人是否对他忠诚,其次是否能支持他的政策路线,最后是否能够推动他的 “美国优先” 目标,甚至是 “美国再次强大” 的幻想。
那么,鲁比奥被任命为国务卿之后,究竟会如何处理中美关系呢?这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也引发了外界的广泛猜测。一方面,从他过往的表现来看,他极有可能继续推行强硬的对华政策,在涉台、涉港、涉疆等问题上继续干涉中国内政,在南海等地区制造更多麻烦。他就像一个被反华情绪驱使的斗士,可能会不顾后果地挥舞着反华的大旗。但另一方面,特朗普多次表示希望在上任 100 天内访华,这又显示出特朗普在中美关系上有着自己的考量。如果鲁比奥执意破坏中美关系,那就会直接挑战特朗普的战略规划,这样的局面无疑会对特朗普造成严重考验。毕竟,特朗普深知中美携手在解决世界诸多问题上的重要性,而鲁比奥的强硬言辞与特朗普的外交设想形成了鲜明对比。
鲁比奥(资料图)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美国政治舞台上似乎存在一种病态的现象 ——“反华越激烈,政治生涯越辉煌”。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显示出美国政坛的极端化。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鲁比奥的言行可能会受到更多极端势力的影响。但中方的立场是坚定的,“红线” 已经摆在那里。鲁比奥如果希望以国务卿身份与中方展开对话,就必须彻底改变过去的敌对言行,收回那些曾经公然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言论。更重要的是,他不应奢望中方单方面做出妥协。中方的回应中仍然保留了一定的余地,提到中美两国高层级官员有必要以适当方式保持接触,这无疑为鲁比奥留下了一线 “生机”。但这条路的前提,是他必须彻底改变对中国的敌视。
回顾历史,中美关系一路走来充满波折。从建交初期的小心翼翼,到后来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广泛合作,再到近年来因各种问题产生的摩擦,两国关系始终在动态变化中。如今,鲁比奥的上任为中美关系又增添了新的变数。但无论如何,中国始终坚定地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大国的担当和风范。中国不会主动挑起争端,但也绝不畏惧任何挑战。在处理与美国的关系时,中国秉持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希望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分歧,推动双边关系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而对于美国来说,一味地采取强硬的对华政策,试图遏制中国的发展,并非明智之举。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在全球面临诸多挑战,如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恐怖主义威胁等问题时,两国更需要携手合作,共同应对。鲁比奥作为美国国务卿,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摒弃过去的偏见和错误观念,以更加理性和务实的态度来处理中美关系。否则,他不仅会破坏中美关系的大局,也会让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失去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合作共赢才是大势所趋,任何试图逆势而行的行为,最终都将被历史的车轮所碾压。
评论